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卷一
( 分值100分;80分钟完成)
按要求写字词句(32分)
1.把下面的字写在方格中,注意写端正、美观。(3分)
族 试 怨 胀 陷 钓
-
看拼音写词语。(8分)
wěi qū wǔ dǎo lǒng zhào lián péng
jùn qiào fú lǔ liáo kuò guān jiàn
3.组词。(5分)
泻( ) 捡( ) 姿( ) 历( ) 豪( )
泄( ) 检( ) 资( ) 厉( ) 毫( )
4.填一填,并按要求归类。(9分)
千( )百态 喜出( )外 ( )苗助长
谈笑风( ) 七嘴八( ) ( )假虎威
( )耳盗铃 ( )天喜地 五( )六色
(1)表示心情高兴的: 。
(2)出自寓言故事的: 。
(3)含有数字的: 。
5.仿写比喻句。(4分)
例:弯弯的月亮像一只小小的船挂在空中。
(1)夜晚,猫的眼睛像 。
(2)秋天,红通通的柿子像 。
6.想一想,并写下来。(3分)
暑假里,爸爸准备带我和妈妈去旅游,但还没有确定去哪儿,我准备这样向他建议。
二、联系课文内容填空。(18分)
1.《望庐山瀑布》:“ 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”诗中“疑”的意思是: 。 《塞下曲》:“ ,没在石棱中。”诗中的“没”的意思是: 。
2.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 。”这一句诗节选自 写的《 》。
3.长城东起 ,西到嘉峪关,像 在大地, , 。
4.请你写一句保护环境的广告语 :
5.从课文中我们知道了,在辽阔的南中国海有资源丰富的 ;知道了人们捕杀的狼居然是 ;知道了大约两亿年前, 在地球上到处漫游。我们还认识了坚强不屈的体操运动员 、被藏胞称为“菩萨一样的司令” ; 我们还从课文《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》中懂得了
这一道理。
三、阅读短文,完成习题。(20分)
短文一:槐乡五月(节选)
五月,洋槐开花了。槐乡的山山洼洼,坡坡岗岗,似瑞雪初降,一片白茫茫。有的槐花抱在一起,远看像玉雕的圆球;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,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。“嗡嗡嗡……”小蜜蜂飞来了,采走了香的粉,酿出了甜的蜜。“啪啪啪……”孩子们跑来了,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,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。中午,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,清香、醇香、浓香……这时候,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,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。
1.文中作者把槐花比作 和 ,写出了槐花 的特点。3分
2.照样子写2 个词语:(4分)
白生生:
嗡嗡嗡:
3.用“有的……有的……有的……”写个句子: (3分)
短文二:“煮书”
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,上面写着“煮书”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。我感到奇怪:书只能读,怎么可以煮呢?
一天,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,正坐在转椅上品茶。我指着条幅问:“书怎么可以煮呢?书放在锅里煮,不是要煮坏吗?”
爷爷笑了:“书是精神食粮嘛,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?煮熟了,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。”
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,便接着说:“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?他小时候读书,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,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。其实,这就是‘煮书’。这样,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。所以他说,‘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’。我们学习语文,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‘煮’。否则,就很难把语文学好。”
“爷爷,你看我该怎么‘煮书’呢?”
“你可以从‘煮’语文书入手吗。语文课文都是范文,每天清晨起床,放声读上几遍,仔细品味一番,多有意思呀!这样‘煮’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,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……好处可多啦。肚子里的词句多了,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?”
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,“煮书”还真有道理呢。
1.根据意思,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,并填在括号里。(3分 )
①心里怎么想,手就怎么做,形容运用自如。 ( )
②一下子明白过来。 ( )
③心里不明白,不理解。 ( )
2.写近义词。(2分)
仔细( ) 奇怪( )
3.用自己的话写出对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的理解。(2分)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4.用“ ”划出怎样“煮书”的句子,用“~~”划出写“煮书”好处的句子。(3分 )
四、习作(30分)
在你的亲人中,你最喜欢谁呢?是爸爸、妈妈、爷爷、奶奶还是姐姐、弟弟呢?请你抓住特点介绍一下其中的一个人,让更多的人了解他(她),好吗?